2017年8月3日,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華南區栽培崗位科學家依托單位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賀州綜合試驗站依托單位賀州分院聯合廣西武宣縣祿新鎮人民政府在祿新鎮地有村舉行了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示范現場會。參會代表有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相關專家及骨干示范縣農技人員、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有關專家、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代表、武宣縣有關單位和村民代表共近100人參會。
在示范現場,甘蔗地里的桂花36、桂花1026、桂花99等花生良種結果數量多、果實飽滿,甘蔗長勢良好。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姜慧芳研究員、廣西農業科學院楊榮仲研究員、福建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陳劍洪研究員、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軍研究員及來賓市興賓區經濟作物推廣站蘭軍群高級農藝師等專家組對甘蔗套種花生示范區內的花生品種進行現場測產,按總面積計算,桂花36畝產鮮果424.69公斤,折合干重畝產212.35公斤;桂花1026畝產鮮果280.99公斤,折合干重畝產140.99公斤;桂花99畝產鮮果328.09公斤,折合干重畝產164.04公斤。
現場會上,經作所唐榮華研究員向與會代表簡要介紹了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該技術是由廣西農科院經作所和甘蔗所等單位專家聯合研究,編寫并公布實施了廣西地方標準《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210-2015),主要技術要點有甘蔗東西行向寬窄行種植、寬行間作3行花生、花生增施鈣肥等,在保證甘蔗單位面積基本苗數與推薦的雙高栽培技術相同的情況下,可利用50%的土地種植花生。
與會專家和領導一致認為,甘蔗間套種花生,可熟化土壤,促進甘蔗和花生增產,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可達到高產、高糖、高油、高效的目的,通過利用花生的生物固氮培肥土壤、兩種作物間作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實現化肥農藥的“雙減”,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對促進甘蔗和花生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甘蔗間作花生栽培技術是由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由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向全國進行技術推廣,這是繼2012年11月6日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與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來產生的又一個技術成果。
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通過與廣西農科院經作實現科企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強強聯合,加快農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形成新的生產力,對于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符合國家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能夠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通訊員/攝影:覃劍鋒 審核:黃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