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和公司創建于2007年,注冊資本2.02億元,是農業農村部“育繁推”一體化種子(A證)企業、進出口許可證(E證)企業、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種業AAA級信用企業”、“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單位”、“中國種子協會理事單位
”、“廣西政科企合作標桿企業”、“廣西最具潛力民營企業”、“廣西農業良種培育中心”等榮譽稱號。 2019~2020年被農業農村部評選為“全國雜交水稻種企前20強”,排第九位;2022年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國家重點扶持“強優勢企業陣型”(全國水稻共13家),同時被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認定為“第二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
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授予“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也是廣西唯一一家連續九年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種業企業。公司產品長期獲ISO 9001-2008、ISO 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一、堅持自主創新,走商業化育種之路。
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以市場為導向研發農作物新品種,推進商業化育種進程。重點研發高產、優質、高抗水稻、玉米新品種,目前通過審定的自主選育水稻、玉米品種148個。自主選育的“兆香1號”排名2014年廣西十大優質稻品種第一位;“又香優龍絲苗”排名2018年“廣西好稻米”十大優質品種第一位;“邦兩優香絲苗”名列2019年、2020年“廣西好稻米”十大品種;“邦兩優6118”、“又香優雅絲香”名列2021年“廣西好稻米”十大品種”;“H兩優991”“深兩優8386”等品種獲得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品種認定。合作選育的玉米品種桂單系列、兆豐系列在西南各省均有較大的影響力。公司先后承擔了省部級、南寧市等科研項目15項,榮獲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2項、廣西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1項及二等獎1項、廣西農科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
二、大力創建平臺,夯實種業創新根基。
目前,公司與廣西農墾集團在南寧市明陽農場共建了占地400多畝的廣西農墾兆和種業研發中心,作為設施齊全的種業示范區,每年可進行10000多個水稻、玉米新組合的雜交、試種、篩選;公司與海南農墾南繁產業集團在海南省崖州區南繁科技城合作籌建200畝海南農墾兆和種業研發中心。在海南、華南、西南、東北、黃淮海等地組建了20多家育種研究中心及分、子公司,同時在全國建立不同生態區域品種試驗測試站52個。公司成立至今,累計推廣水稻、玉米種植面積3000萬畝,累計增產糧食7.5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15億元。
公司長期在全國各地規模化種子生產經營。每年在海南、廣西、福建、江蘇及貴州岑鞏等地雜交水稻制種8萬多畝。在甘肅、四川、云南及廣西等地玉米制種面積3萬畝。
三、堅持多方合作,拓寬企業發展路子。
打造“政科企”合作兆和模式。
在自治區相關職能部門的引導下,2011年,公司與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開展戰略合作,形成“政科企”合作兆和模式,助推了廣西種業育繁推一體化,被農業農村部作為成功典型在全國推廣。與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合作選育了獲農業農村部重點主推的玉米新品種“桂單0810”“桂單162”,其中,“桂單0810”打破了玉米洋品牌泰國“正大619”、美國“迪卡007”近20年占據廣西 80%以上種植面積的局面,真正做到了種業科技不被別人“卡脖子”,同時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項目成果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廣西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打造“雙企”強合作品牌。
2022年廣西農墾集團與公司組建了廣西農墾兆和種業研發中心,探討股權合作,充分發揮農墾集團的土地、資金、國企品牌、三產融合產業鏈優勢與兆和公司團隊的技術研發、經營推廣優勢,兆和公司培育出水稻等糧食作物新品種在農墾沃土上試種、定型、推廣,共同打造廣西明陽高新技術農業示范區。“雙企”強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助推中國種業大品牌的形成。
打造跨省區政企合作模式。
公司與貴州省岑鞏縣政府共同成立了貴州省首家注冊資金1億元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公司,作為推動岑鞏縣雜交水稻制種業務規范管理平臺,長期托管岑鞏縣政府流轉年近5萬畝雜交水稻制種土地,對進入岑鞏縣的各地種企(含公司)生產業務進行統一管理,實施國家扶持岑鞏縣雜交水稻制種產業2.5億元項目,開展新優技術成果推廣及生產經營活動、推動優質稻米產業化實施等。該政企種業合作模式得到農業業農村部的重視和關注。
公司愿與全國種業同仁攜手并肩,共創兆和美好未來,致力成為振興中華民族種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中堅實力企業。